第(2/3)页 他们一年累死累活都不一定能挣得比一个学生多多少呢。 这确定不是辽王殿下在做慈善吗?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辽王殿下做慈善,爱民如子的消息,终究还是传了出去。 那些老百姓,回了自己村子之后,第一时间就把学堂的事情,跟别的村子的人分享了一下。 虽然之前都有很多的宣传队,到各处去宣传新式学堂的事情了。 但毕竟只是听别人说,而这一次是真正的有人到新式学堂去看了。 大家一听到这新式学堂的学费收取,还有勤工俭学的方案,之后也是一脸懵逼的表情。 这不仅赚不到钱,反而会亏钱吧。 这些老百姓自然不会仔仔细细的算一笔账的,其实辽王殿下压根就没亏钱,甚至可能还会赚一点。 当然赚的也不是很多,主要就是维持一下学院的运行罢了。 一时之间,对于辽望殿下的称颂之声,那真是不绝于耳啊。 而那些老百姓们,对于把孩子去新学堂,也是非常感兴趣了。 不少人都陆陆续续去学堂,询问一番。 而这件事情,辽王殿下一开始是不知道的。 不过很快就有人把这件事情反映给了辽王朱启了,而朱启初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,当然是高兴了。 至少那些老百姓们对新式学堂感兴趣,只要他们愿意送孩子过来上学,自己肯定是愿意教的,人才永远都不嫌多。 不过对于自己又多了一个慷慨的名号,朱启也是一脸懵逼的表情,说实话,自己可真的没有在做慈善。 但说出去肯定也没人相信了,朱启也就干脆不多说什么了。 而学校的招生工作也在稳定的进行着,原本计划是招生300名的,不过现在光是来参加考试的就已经有上千名孩子了。 其中大部分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,至于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,似乎还在观望着。 毕竟外面传言着新式学堂,是专门招收辽王府下人的地方。 他们这些有钱人家的孩子虽然也很想送去辽王府,为辽王殿下服务,毕竟也算是攀龙附凤了。 但辽王毕竟只是王爷,以后也没有机会当皇帝,就算是送到辽王府上,顶多也就是个下人,可没有官身啊! 在明朝的时候,当官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,这读书人如果不当官,那读这个书还有什么用呢? 不过以前当官是为了天下,为了儒家的大同理想。 而现在当官纯粹就是为了个人私利了,所谓是一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。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的事情啊,起码朱启知道的那么多的贪污事件的官员,一年贪污的何止十万雪花银。 对于这样一心想着当官,然后为自己谋求利益的。 朱启反倒不是很想让他们来自己的学堂学习了,先不说他们学不学得进去,就算是学进去了,以后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正直的品格。 那做人最关键的肯定就是正直的品格啊! 朱启知道老百姓们如此的热情,心里自然是很高兴的。 但同时也非常的烦恼,那就是自己的学校,好像小了,只有300的名额。 根本就不够这些热情的老百姓啊,也没得办法,毕竟现在资源有限,而且时间又这么紧张。 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,建成300名额的学校,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。 如果再盲目的扩张,那建筑质量就没办法保证了,万一哪一天围墙倒塌了,砸到学生,那可就不得了的事情了。 建筑安全肯定是放在第一位的。 不过,扩建学校的事情已经纳入到日程之中了,而考虑到后续的经费问题,朱启当然不可能自己一个人承担的,毕竟都是为国家培养人才。 怎么的也得找老爹朱元璋要一点啊! 不过想一想,老爹那边要钱,估计不是特别容易的事情。 还是找大哥要钱来的简单一点,朱启这样一想,赶忙就写信去送给朱标去了。 而另外一边,朱启已经开始着手安排学校扩建的工作和设计了。 不过如果继续雇佣这些农民的话,很显然会耽误他们工作的事情。 好在最近劳动力方面并不短缺,因为战乱的缘故,从朝鲜那边跑了不少的边境百姓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