著名人士如何构造演讲-《羊皮卷》
《公共演讲的艺术》是前参议员阿尔伯特·比沃瑞兹创作的一本短小却实用的小册子。在这本小册子里,这位著名的政治运动家写道:
演讲者必须以演讲主题主人的身份出现在听众面前,这就意味着他要对一切演讲的事实进行收集、整理、研究和消化——不仅要收集这一方面的材料,还包括主题的另一方面材料,甚至是各个方面的材料。同时还要确保这些材料都具有真实性,而不是一些禁不起推敲的假设。
所以,演讲者应该对每一份材料进行认真的检查和核实。这是一项辛劳的研究,但最终得到的却远远超出那个仅仅知道“这是什么?”的范围——难道你就不梦想着给你的同胞解释答惑、提出建议吗?难道你不想成为一名权威专家吗?那么就努力争取吧!
当你将某一问题的事实收集整理后,你就要主动地去思考,如何将几个事实融合在一起。这样一来,你的演讲必然会充满创造性和个性魅力——这是非常重要而且不可忽视的。此时,演讲会变成你的化身。然后,你只要清楚、符合逻辑地将你的思想写出就可以了。
也就是说,对于事实材料,最好提供正反两个方面的内容,从而得出更清楚确定的结论。
当问到伍德·威尔逊有关于演讲构造的方法时,他回答道:
第一步,我会列出所要谈的话题,然后在头脑中,按照它们的自然关系将它们组织起来——这也就是我演讲的骨架;接下来,我会用速写的方法将我的演讲内容写出来。当然我早已经习惯了速写,因为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。然后,我会对演讲词进行修订,更换修辞、纠正句子、不断加进材料,最后一步就是把它打印出来。
在演讲前的准备工作中,西奥多·罗斯福有其独特的罗斯福式方法:首先,他会不断地回味、评估、确认自己收集的所有事实,从而得出一些准确无误的结论。接着,他会在自己面前放一摞笔记,然后开始口述自己的演讲稿。他口述时的语速很快,这样是为了保持流利、自然和生活的本色。随后,他也会将演讲稿打印出来,然后对之进行修订——常常用铅笔在上面添加或删减一些东西。然后,重新口述一遍演讲稿。“没有艰苦的劳动、缜密的判断、细心的设计以及长时间的准备工作,我必然一事无成。”他总结道。
他常常面对一些评论家朗诵自己的讲稿,但他从不和他们争论,因为他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了演讲上,并且矢志不渝。当然他殷切地希望能够获得一些忠告——这些忠告不是关于表达什么,而是要如何表达。一遍一遍地,罗斯福浏览着打印文稿,不断地加工、润色,最终,成为报刊纷纷印刷的演讲稿。当然,他不可能对整篇演讲稿完全成诵,所以他的即席演讲,难免与印刷出版的那份讲稿有些出入。但正是由于亲手书写和反复修改的出色准备工作,使他充分认识到演讲材料及其内在逻辑之间的关系,使其明察秋毫。所以他的演讲才会如此流利、确信、优雅,而这一点却是其他任何方法都无法获得的。
记得奥利弗·劳兹先生曾对我说,口述自己的演讲稿是一项极好的训练和准备方法。因为在你口述时,你要保持语速,做到言之有物,就像在公众面前演讲一样。
许多演讲学员在面对录音机口述演讲稿后,都会回过头来听听自己的讲演,顿时有所启迪。的确,你还会因为发现自己的缺陷而恍然大悟。所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演讲练习方法。
当你将心中的所感写出来后,它便会激发你去思考,然后将它们刻在你的脑海中,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你内心的疑惑,使你的口述水平不断提高。
本杰明·富兰克林在他的自传里讲述了他是怎样提高口述水平,如何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,以及怎样自学、整理思想。这本传记堪称为文学经典之作,而且,它还是一本通俗易懂的范本。每一位准演讲家和作家都会从中获得一些帮助。下面这段文字就节选于这本传记:
很偶然的一个机会,我发现了《旁观者》的第三集,而我却没有找到其他几集。于是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,反复阅读,从中享受到了巨大的乐趣。这本书写得真是精彩极了,我甚至很想摹写它。由于这种冲动,我拿起了纸、笔,几天后,我便将书中的感情线索全部整理出来了。然后,我将这本书放在一边,凭借着我所整理的感情线索,用最贴切的词语将文章重新补充了起来,连缀成篇。后来,我将自己的稿子与原版《旁观者》相对照,发现了很多错误,把它们逐一改正过来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学到了很多新鲜的词语。而且在对它们进行思考和使用时,我又获得了灵活运用的能力。如果我能够坚持写诗,我想我应该在很早的时候就具备这种能力。因为,诗歌对句子的长短以及韵律、节奏的要求会使我学到并掌握各种词汇。从此,我常常摹写一些故事小说,有时,我还会深深地陷进众多感情线索的纠缠之中,然后要花费几周的时间才能理清线索、补充句子使之连贯成文。很快,我就学会了整理思想的方法。通过比较摹写的文章与原作品,我发现了更多的缺陷并对它们加以修正。由此,我真的提高了语言的有序性,快乐地沉浸在这种幸运、幸福之中。我还梦想着有一天成为一位不蹩脚的英文作家,完成我的衷心夙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