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406章 通关!还愿!-《我成了一条锦鲤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他面上是温良恭俭让,但骨子里可不是三从四德的人物。

    但凡天才人物,谁不头角峥嵘。

    “估计他是不会再来指点我了。”

    黄三石忍不住又笑了一阵:“他也怕被气死,不过你还是冲动了一点,这种人,躲着就行了,还能一直碰见么,说不准这后面就得说你坏话了,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啊。”

    季铭点点头。

    他的事儿,是那么容易败的么?锦鲤可是会吃人的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中国艺术节的内容还是非常丰富的,季铭待得时间不太长,但还是看到了大量的民族民俗风华,戏曲当然是重头,但还有很多杂技、木偶戏这类艺术种类,听都没听过的也有不少,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那种,让季铭大开眼界。

    文华奖颁奖前夕,季铭受邀做了一个小型的讲座。

    演讲厅门口的易拉宝上,他的半身像很醒目,名头更加醒目:“梅花奖、白玉兰奖,戛纳表演奖、蒙特利尔最佳男演员奖、意大利大卫奖得主,著名话剧、电影表演艺术家,国家话剧院优秀演员季铭。”

    百花迎春上面的青年艺术家,在讲座这里变成了艺术家——因为不太正规,往大了吹就行。目前他在官面上其实还是少有人叫他“艺术家”,就算有也基本都是“青年艺术家”,别觉得青年就不怎么样,50多人家还是青年呢,这个范围已经非常广了。

    讲座话题就是话剧表演,此前季铭在《中国文化报》发表文章“探讨话剧舞台表演中的若干思考”,完成了张教授死翘翘那个许愿的还愿任务,反响还是很大的——这也是季铭毕业论文的主题。

    今天的讲座,也是组委会看到那篇文章,觉得有价值有意义,才邀请他本人来开讲。

    他进去的时候,小演讲厅已经人头攒动,挤的水泄不通了,估计这也得是艺术节最热门的一场讲座。

    讲座内容本身是没有太多趣味的,都是季铭自己演《雷雨》以来,通过锦鲤的许愿、还愿,或者功德点的使用,乃至把电影上的一些领悟用于话剧,再加上更多的,是他自己的思考,这么一步一步地发展和积累下来。

    比如台词,传统话剧腔和声乐腔台词,怎么有机结合。

    比如情绪,外放型的情绪是怎么形成的,效果如何,应用场景如何?

    比如演员和观众之间的关系,是忽视,还是互动,互动的话,不同层次之间是怎么发展的。

    当然还有最重要的,对现场表演、舞台表演的理解,为什么它要继续存在,在影视特效发展到今天这么登峰造极的程度,舞台表演存在的根基和价值,以及他本人为什么会坚持舞台表演。

    应该说这一场讲座,在很多人面前垫了个底儿。

    第二天第十二届中国艺术届闭幕仪式,第十六届文华奖也正式宣布获奖共识名单,文华大奖里,国话的《谷文昌》和另一部东道主长安话剧院的《柳青》,都是话剧,十占其二。

    文华表演奖里头,只有季铭一位话剧演员。

    他在十位获奖人名单的最后一位——可能是按照资历排的吧,雷珈排在他前一位,也就是倒数第二,师姐弟两个上台的时候,对视一眼,眨一眨,忍着笑,但笑意还是从嘴角泻出来,季铭伸手帮他提了裙子,听到雷珈压着声儿说了句——通关了,恭喜啊。

    “梦想成真!还愿任务:走出国门吧,外面的戏剧世界还很宽广。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